深圳市半导体显示行业协会


首页 | 协会简介 |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热门新闻
我的位置:首页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聚焦 | 两会提案技术突破、光刻胶、新能源、产业融资、人才培养等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时,集成电路行业热度不减,虽未被直接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但集成电路作为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的基石,得到了两会代表踊跃的行业建言。


芯片行业代表纷纷入选两会参会名单。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不少芯片企业派出代表参会发声,其包括来自华虹、商汤、飞腾等大型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负责人,市场留意到,由于集成电路产业代表人物在两会上的“亮相”规模明显增大,令行业发声在两会上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芯片设计、汽车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材料、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等议题建言献策。


梳理代表们的发声,可以看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提升技术“可控”能力、改善行业融资能力等,已成为行业继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芯片立法、人才培育,则是行业持续发展的长远条件。


01

促进龙头企业实现技术突破

有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攻关机制的科技产业发展举措,将成为我国集成电路实现突破的重要路径。


1、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

国家相关部门在产业战略方面更有效地形成合力

“政策的制定应将可控优先于自主。”,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已处在高度竞争的阶段,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产业战略定位、战略推动和战略实施中更有效地形成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谈道:形成更多共识,集聚更有效的资源,推动‘自主可控’长远发展。”他说,自主和可控是不同的事,建议在一些情况下,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将可控优先于自主。集成电路企业是资金、人才、技术非常密集的产业,张素心坦言,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制造,因为生产线是重资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建议解决和完善相关资金投入机制。


张素心的另一个建议涉及人才队伍建设:集成电路等高精尖技术产业需要依靠大规模的高水平人才,建议完善人才队伍的规模储备和培养路径。


2、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持续推进核心芯片产业突破,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底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旗下表示:“面对当前国产芯片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具体到CPU,他建议国产CPU的发展要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应用生态并重,加速国产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线收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加快建立研发与市场正循环;紧抓产业变革关键机遇,实现信息产业弯道超车,走出“单品追赶、系统领先”的发展之路,引导国产CPU在兼容主流生态标准的同时,瞄准新计算模式加强演进,参与或主导标准制定。


3、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张英:设立高标准数据国际合作试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张英也带来一份促进集成电路高质量自主化发展的提案,建议从四个方面推动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包括推动高端制造支持高端芯片和AI芯片本土设计、推动自主可控IP发展、推动AI对集成电路进行赋能、推动行业生态持续改善。


4、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高校应重点培养芯片领域的顶尖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也指出,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度极高的“硬科技”产业,因此国家应集中目标,打造领军型龙头企业,避免押宝式的投入和低水平无序竞争。他称,应从政策层面推动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核壳型”芯片产业生态,扶持众多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形成芯片产业“壳”,构建抗冲击力强的、可持续发展型的全链条芯片产业生态。


5、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汪胜洋建议:构建以链主为核心产业链的政策支持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汪胜洋建议,构建以链主为核心产业链的政策支持体系。针对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风险,他建议建立集成电路产业“链长制”,推进“强链、补链”,加大对“链主”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包括对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如低息贷款等,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发挥“链主”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牵引作用。


02

显示产业

1、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炎顺:聚力创新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实体经济+物联网已成为推动数智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正是重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维的关键节点,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应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持续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网络。


2023年是京东方创立三十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屏之物联”战略指引下,京东方将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推进“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深度融合,让屏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态、植入更多场景,携手合作伙伴加快构建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以前沿的产品和服务赋能千行万业,持续引领产业价值跃迁,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2、TCL董事长李东生: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企业责无旁贷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来自科技制造业的代表,李东生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全球产业链布局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来中国制造必须坚定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从低端制造迈向高端制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全球化是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而国内市场仅可消化20%。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出去”。


但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持续发酵,国内受劳动力成本、环保等因素影响,产品出口成本优势缩小。中国制造业传统出口模式受到一系列挑战,要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规避贸易壁垒,将自身优势在全球实现更大价值。


3、海信集团董事长、总裁贾少谦:建议设立激光显示及新型显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贾少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链主企业要勇于‘挑大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


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根本,唯有练好“内功”才能走得更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贾少谦表示:“作为创新主体,企业内部要有‘超前研发、允许试错、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以及相应激励创新机制。”无论是芯片还是激光电视,海信在进入这些新产业新领域时,遵循人才引进、建立课题组、开始预研、建立研究所、设立新公司的技术孵化产业的路径,坚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稳步实现产业拓展。


“我们特别强调重视技术预研,强调产品开发遵循着‘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应市一代’的研发路径,主动投入资源对前瞻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进行立项研究。”贾少谦指出。


03

光刻胶

在国产光刻胶这条赛道上,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贯通 IC 光刻胶全产业链,有望打通半导体材料自主化最关键一环持续崛起。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表示,将提出关于在半导体领域加速国产化替代步伐,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建议。


" 我们希望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国内产业链更加细化,对产业进行精准扶持。" 傅志伟表示,作为集成电路领域工作的参与者,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跟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距离。随着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替代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如何加大国产化力度,使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奋力打造半导体产业 " 芯 " 高地,是当下要考虑的问题。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中山园路西君翔达大楼B楼三楼N室/秘书处

座机 :0755-8331 2121                    

邮箱 :bdtxs@szssda.com

官网 :www.szssda.com

微信公众号 :SZSBDTXSHYXH


深圳市半导体显示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10749号